海南压实责任提升政策落实精准度有效性 让医疗救助更好托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自海南海口报道
招呼女儿们吃晚饭、服用药物后,张小娃擦干手上的水渍坐下,这是她一天中难得的清闲时刻。拿起手机,打开“海惠帮”医疗救助平台,张小娃算了下,女儿们目前已收到多层次医疗救助总额33万余元。
张小娃是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的居民,家中有一对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双胞胎女儿。自2013年起,她和丈夫一直在为女儿们寻医问药,长期用药、定期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菲的医疗费用让这个靠打零工赚钱的家庭很快掏空了家底。2023年年初,张小娃从村干部那里得知可以申请医疗救助救急,夫妻俩开始着手准备。
初次申请时的细节,张小娃记忆犹新:“光是准备材料就让人头大,贫困证明、诊断证明、住院发票……事先需要什么材料我们都不了解,都是到窗口现问。一旦缺项少项就弄不成,只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折返跑补办。”
2023年4月,海南省红十字会地中海贫血儿童救助基金终于申请下来,但女儿们的花销还在继续,家里的经济情况依旧拮据,夫妻俩继续申请民政临时救助资金。“同样的证明材料,同样的流程还要再来一遍。”张小娃说,他们一边照顾做完移植手术的女儿,一边忙着申请救助金。
时隔3个多月,16560元的民政临时救助款打进张小娃的账户,看到到账提醒,“瞬间松了口气,可算盼来了。”张小娃说。
救急救命的申请材料能不能精简一些?审核审批的流程时效能不能加快一点?张小娃的期盼,同样是很多病患家庭的心声。2023年,海南省纪委监委启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整治以来,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便将推动多层次医疗救助政策落实落地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救助作为兜底保障的关键一环,对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意义重大。我们在监督调研中发现,和张小娃家庭一样,很多困难群众对政策不知悉,弄不懂哪些救助该去找哪些部门。”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一级调研员徐发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海南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和社会互助等制度机制,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也存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帮扶之间衔接不够紧密,救助资源和救助需求对接难,救助对象识别认定渠道不畅通,救助申请不够便利等堵点淤点。”徐发军介绍,这些问题影响了多层次医疗救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为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扩大多层次医疗救助叠加效应,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会同省医保局和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每周调度会商、全程跟进督办,督促省医保局牵头联合17家关联单位,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医疗救助机制和市县多层次医疗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海惠帮”医疗救助平台也于2023年8月上线。
2023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张小娃接到了妇联部门的电话,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告诉她,她两个女儿还有救助款项可以申请。在工作人员的电话指导下,她登录“海惠帮”医疗救助平台,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上传最新病情诊断证明材料、医疗发票……张小娃就坐在自家的床头,把信息“一股脑儿”填进去,点击提交后,系统随即显示填报成功。
“只用手机操作就填好了?!”张小娃心里还不踏实,待她仔细确认平台显示救助进度为“待医保中心审核”后,这才放心下来。
“在以前,患者申请医疗救助需要往返多部门并进行多次填报,过程十分漫长。”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待遇处四级调研员陈鹏告诉记者,如今,平台打通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工会职工医疗互助等9个业务专网,开通红十字医疗救助筹款、慈善医疗救助筹款等绿色通道,患者只需网上一次填报申请,救助部门之间便可共享材料,联动救助。同时,省医保局运用全省医保信息系统开展动态监测,精准抓取因病支出型困难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数据信息,及时向民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推送办理、开展定向救助,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次填写申报后,张小娃陆续收到了省妇联的“中国海油暖心工程项目”救助、省慈善总会的“海惠帮”公益资金等。如今,女儿们病情稳定,张小娃家的日子恢复了平静,多层次医疗救助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托举着这个曾风雨飘摇的家。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已有2410人通过“海惠帮”平台申请获得多层次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4829万余元。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